發(fā)稿時間:2018-08-16 04:20:56 來源: 瀏覽量:1306次
據(jù)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消息,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將汽車整車稅率為25%的135個稅號和稅率為20%的4個稅號的稅率降至15%,將汽車零部件稅率分別為8%、10%、15%、20%、25%的共79個稅號的稅率降至6%。
那么,進口汽車降稅后買車會更加便宜嗎?國產汽車又將何去何從?遠景智庫為您詳細分析。
7月1日后,買車能便宜多少?
關稅 = 報關價格× 關稅稅率
消費稅 =(報關價格+關稅)/(1-消費稅稅率)×消費稅稅率
增值稅 =(報關價格+關稅+消費稅)× 增值稅稅率
其中,增值稅已經由原先的17%調整至16%;而消費稅則是依據(jù)發(fā)動機排量劃分的,從1%-40%不等。
以報關價格為50萬元的2.0L排量進口車為例,在關稅調整前要繳納的稅費為:
關稅:50萬×25%=12.5萬
消費稅:(50萬+12.5萬)/(1-0.05)×0.05≈3.3萬
增值稅:(50萬+12.5萬+3.3萬)×16%≈10.5萬
而在關稅調整后,它要繳納的稅費為:
關稅:50萬×15%=7.5萬
消費稅:(50萬+7.5萬)/(1-0.05)×0.05≈3萬
增值稅:(50萬+7.5萬+3萬)×16%≈9.7萬
在關稅調整前后,其稅額分別為26.3萬元和20.2萬元,總稅額減少了5.9萬元。降低關稅對于汽車消費者來說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理論上無論關稅降幅如何,都將會使用戶獲得一個低于過往的進口汽車終端售價。
遠景智庫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進口汽車關稅下調,各大汽車廠商都表現(xiàn)出十足的熱情。保時捷、雷克薩斯、Jeep等品牌均表示將要下調產品售價,特斯拉、奔馳、沃爾沃、三菱、福特、林肯、寶馬、奧迪等品牌更是直接回應無論等待車輛清關,將對目前所有未交付車輛都將給予優(yōu)惠。
雖然還不確定這些降幅是否會被終端市場以減小優(yōu)惠幅度的方式抵消一部分,但隨著進口汽車和零部件售價的降低,國產和合資品牌汽車市場也將迎來重大變化。
消費者選擇更加多樣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目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遠景智庫認為,就汽車消費而言,人民群眾對汽車的消費需求更加多樣化,希望汽車產品進一步提質降價,國內汽車市場供給需要進一步豐富。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將有利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擴大內需,為中國經濟發(fā)展帶來更多動力和活力。
遠景智庫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汽車消費者的消費水平一般集中在中低端車型上。在車型銷量中,今年1—4月份中國汽車銷售量排名前二十的車型基本上以國產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為主,價格區(qū)間為15—20萬元左右。
而在進口豪華品牌中廣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奧迪A6及奔馳E級等車型,在迎來汽車關稅下降后,銷售價格還會在現(xiàn)有基礎上進一步下降,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中產消費者在購車名錄上無疑又會新增不少選擇。同時,汽車關稅的下降,還將促使更多國外汽車品牌加強在華市場信心,對中國市場開放更多中低檔車型,以稅收政策紅利撐腰,搶占市場。屆時,不論是進口車,還是它們的國產版,亦或是自主品牌車型,都將以品質提升來提高競爭力,最終消費者嘗到的甜頭不只是車價降低,反而是用更少的錢,買到更好的車。
提升產業(yè)競爭力就在此時
在不少專家看來,此次汽車進口關稅下降除了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消費,更是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國汽車產業(yè)競爭力。遠景智庫認為,汽車進口關稅下調后,合資企業(yè)特別是日韓汽車企業(yè)會降價搶中低價位市場,這對國內自主品牌汽車產生沖擊,倒逼國內汽車行業(yè)加快轉型升級。
雖然目前國產汽車市場體量龐大,但產業(yè)結構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升級,創(chuàng)新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但市場競爭力還有待加強。當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技術與汽車產業(yè)加快融合,產業(yè)生態(tài)深刻變革,競爭格局全面重塑,我國汽車國際競爭力亟待提升。
此次我國主動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有利于擴大進口,推動我國汽車產業(yè)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這也將推動國產汽車接受更加充分的競爭洗禮。
遠景智庫研究發(fā)現(xiàn),這次是我國針對汽車進口關稅進行的第10次調整。自1986年把關稅和進口調節(jié)稅合并征收后,已經對汽車進口關稅進行了9次調整,稅率從1986年的220%下降到現(xiàn)在的25%。稅率的下降帶來了進口汽車銷量的提振,從2001年的7.2萬輛提升為121.6萬輛,同比增長16.8%。
關稅是合規(guī)的保護手段,但關稅保護要適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有助于產業(yè)加強競爭,調整結構,加快轉型。此次調稅,對于國產車來說,或許會有陣痛,但終究利大于弊。這也將進一步推動中國汽車市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汽車產業(yè)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引導汽車產品提質增效,豐富國內市場供給,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給國內消費者帶來更豐富更實惠的消費體驗。
文本標簽: